旄节,汉语词语,拼音是máo jié,意思是古代使臣所持的符节。
1.古代使臣所持的符节。用作信物。 2.镇守一方的长官所拥有的节。 3.指仙人所执紫毛或青毛之节。
2024年12月13日 · 汉代的旄节,乃是由柄长八尺的竹子制成,在节的上端,用旄牛尾编成三重流苏,此所谓“取象竹节”。 受节之人只要持有了这个节,即是肩负帝王的使命,“卧起操持”,须臾不可离身。
2024年12月16日 · 汉代的旄节,乃是由柄长八尺的竹子制成,在节的上端,用旄牛尾编成三重流苏,此所谓“取象竹节”。 受节之人只要持有了这个节,即是肩负帝王的使命,“卧起操持”,须臾不可离身。
旄节,拼音是:máo jié。意思是: ①.古代使臣所持的符节。用作信物。②.镇守一方的长官所拥有的节。③.指仙人所执紫毛或青毛之节。
2024年9月25日 · 最初的“节”是竹质的,苏武所持便是,其能存19年,因用火烤青竹去竹汗,脱水后防腐且能久存。后“节”改为铜或其他金属质,缀旄穗,苏武持节牧羊,旄落。汉初“节”色为赤,后改黄。
旄节是古代中国的一种象征身份和地位的礼仪品,通常由长竹竿制成,顶部装饰有羽毛或毛皮。 它代表着尊贵、荣誉和权威,是中国古代文明文化瑰宝之一。
旄节的解释:(1).古代使臣所持的符节。 用作信物。 《史记·秦始皇本纪》“衣服旄旌节旗皆上黑” 唐 张守节 正义:“旄节者,编毛为之,以象竹节,《汉书》云‘ 苏武 执节在 匈奴 牧羊,节毛尽落’是也。
旌节是指古代使者所持的节,以为凭信,后借以泛指信符,唐制中,节度使赐双旌双节,旌以专赏,节以专杀,行则建节,树六纛,亦借指节度使,军权。
2023年3月20日 · 旄节的解释 (1).古代使臣所持的 符节 。用作信物。 《史记·秦始皇本纪》 “衣服旄旌节旗皆上黑” 唐 张守节 正义 :“旄节者,编毛为之,以象竹节, 《汉书》 云‘ 苏武 执节在 匈奴 牧羊,节毛尽落’是也。